陈淮:我们需要成规模成体系 结构合理的城市

2012.11.06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这五年来,真正让人民群众拥有财产和财产性收入的就是房地产业。房地产业对于国内经济稳增长的贡献是最突出,也是运行最稳定的产业。原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就对当前郑州及国内当前城市化发展现状与房地产市场之间的关系做了解析。

  有人说道,没有哪个国家依靠大规模建设城市和住房组成的现代化,陈淮表示赞成这样的看法,但是同时指出没有一个国家略过居民生活基础设施及改善物质需求等发展阶段。城市化发展即让更多的老百姓住进城里,同样对于河南省来讲就是尤为重要、突出。

  陈淮做了进一步说明,“河南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又是城市化程度相对比较弱的省份,不能只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多少比重,上亿人口的农业大省,在城市群体中除了郑州核心市区容纳了将近300万的人口之外,我们几乎找不到第二个核心市区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城市化的任务就包括大城市做大,做强,做现代化,具有高度经济首位度的城市周边的卫星城建设和城市化合理的扩张。另外,二三线城市承载力的提高,县级地区加快产业发展,同时也是城市化、城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任务。”

  外界对于当前的楼市调控认为是“史上最严厉”的,诸如此类的言论层出不穷,陈淮对于当前房地产市场做了分析,”从03年调控到2012年末,前后已经经历近10年的楼市调控政策,真正出现房价暴涨的城市有几个?外界认为老百姓住房难,蜗居生活等,其实并非符合客观实际的。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我们盖了80多亿的城镇住宅,盖了7600多万套城镇住宅,到了2010年,我国拥有6.66亿城镇人口数,2.34亿的家庭,十年盖的房子相当于2.34亿家庭的1/3,1/3的家庭在10年的时间里搬进新房。”

  但是还有在大多数人有房子住的前提下,还有一部分人群住房困难的问题,我们还没来得及实现人人有房子住,同时还没来得及实现大多数人都有具备舒适改善型功能的房子住。大多数人有房子住,还没解决城镇常住人口有房子住的问题,与此同时,空间分布的不均衡。

  陈淮指出在过去的十年里,全国30个省市的房价基本是在平稳有序增长,并没有出现异动。只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宁波、青岛、大连等城市出现房价异动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在进入21世纪之后第一个10年,北京要开奥运会,上海要开世博会,广州要开亚运会,城市化建设的资源主要积聚在沿海等大城市,在此诱导下,人群也就过度的向大城市涌入,大大加快了二三线城市发展和扩张,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如果没有郑州和郑州的卫星城,如果没有河南一大批具有强大承载力的中等城市,我们永远解决不了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房价问题,调控100年也解决不了,我们一定需要成规模、成体系、结构合理的城市。”

  陈淮,国家级有特殊贡献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现为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出版有《工业化-中国面临的挑战》等专著十余部,公开发表论文数百篇;主要研究领域:工业化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工业化理论与房地产经济研究者。09年11月12日,陈淮在“后危机时代的全球金融与中国机会”论坛中表示,如果中长期战略发展,中国房地产战略发展毫无疑问地还有20年到30年的辉煌期,不存在可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2010年非常可能是平均房价会下跌。(来源:新浪房产)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