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上旬的一天,记者走进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大楼,在一楼大厅的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正在滚动播放着省委书记张庆黎、省长张庆伟、副省长张杰辉最近对河北厅报送的《上半年我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综述》一文作出的重要批示,其中省委书记张庆黎的批示是:“省国土厅上半年的工作思路清、力度大,多管齐下,多策并举,效果很好。”
河北厅半年的总体工作能引起新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关注,并给予充分肯定和好评,这对河北厅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近年来,河北厅的工作多次受到历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赞誉,这些成绩的取得,反映出河北厅多年来始终坚持保障科学发展的理念,以务实创新的工作精神,千万百计破解发展难题,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转变用地观念
开辟建设用地新空间
河北省土地开发利用的潜力主要是未利用地、工矿废弃地和农村建设用地。
据调查,河北省未利用地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占土地总面积的19%,未利用地中除只有4%可作为耕地后备资源,用于占补平衡补充耕地外,相当一部分可作为建设用地开发利用。
为有效保护耕地,切实转变主要依靠占用大量耕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传统观念和方式,近年来,河北省提出多向耕地以外的土地要空间,积极开展山区未利用地和沿海滩涂的综合开发利用,做好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试点,大力推进山地工业、坡地城镇建设。
为充分发挥沿海地区未利用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在严格保护耕地和沿海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今年河北省提出重点在唐山推进滩涂的利用和改造,在沧州推进盐碱地、滩涂的利用和改造,在秦皇岛推进荒草地和山地的利用和改造,通过大力挖掘未利用地资源,破解沿海地区项目建设用地难题。
今年,河北省被国家列为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第一批试点,试点地区涉及唐山、承德、沧州3个设区市、15个县(市、区),试点3年预计可为全省增加有效建设用地7.5万亩。
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中,经过全面清查整改,河北省核准上报的546宗农村新民居项目用地整改卷今年顺利通过在线报备,新的增减挂钩项目也开始全面启动,并走上了规范化管理轨道。
转变用地方式
着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张绍廉告诉记者,从河北省的情况看,继续依靠“投资拉动、资源投入、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继续大手大脚、粗放浪费土地更不可为继,在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中,必须增强节约集约用地意识,逐步减少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进一步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和结构,通过节地增效,不断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近年来,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在河北逐步深入人心,成为各级政府和用地企业一种新的理念,也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从2010年开始,河北省要求除单独选址项目外,凡新建工业性项目原则上要全部进入各类开发区(园区),凡项目选址不能进区入园的,不予安排计划指标,不予审批和供地。近两年来,河北省90%的产业项目都安排在了工业聚集区和其他各类园区,建设用地布局得到全面优化。
为提高园区用地强度,河北省规定,省级及省以上园区、开发区的工业用地,原则上投资强度不得低于250万元/亩(其中省重点项目投资强度不低于300万元/亩),其他园区投资强度不得低于200万元/亩。工业用地绿地率不得超过15%,新建厂区的建筑密度不低于50%,容积率一般行业应大于0.8。
为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项目用地缺少刚性标准,一些地方为满足开发商需要,由企业点地、要地,宽打窄用,不同程度存在土地低效利用问题,河北厅历时一年多时间开展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控制指标体系研究,编制完成了《河北省主要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12版)》。该控制指标涵盖6大类(商服、工矿仓储、公共服务、交通运输、特殊用地、园区用地)58个主要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体系,除对国家现行土地使用标准进行细化外,还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了14类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标准,为河北省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从今年开始,河北省从投资强度、产出水平、增长耗地、项目聚集度、存量建设用地再利用水平五个方面,对各设区市试行节约集约用地考核。今年省级预留6000亩指标,专项用于对各地节约集约用地的考核奖励。
河北各地在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中,也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廊坊市从2004年起开始探索项目建设用地专家论证制度。经过专家论证,既减少了项目建设用地,也为企业节省出更多资金投入到建设和生产环节,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目前全市没有出现一家企业因为论证后减少用地面积而放弃投资。据了解,这项制度试行8年来共论证116个项目,所申请的4.21万亩建设用地指标在专家论证后累计压减8312亩,压减率达到了19.73%。
为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今年廊坊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实施意见》,提出多项新的措施。
一是试行开竣工履约保证金制度。经营性用地项目按出让价款的5%、其他项目按出让价款或划拨价款的10%缴纳开竣工履约保证金。二是实行分阶段土地登记制度。根据项目开发建设期限一般为2年~3年的实际,先行颁发住房建设项目有效期不超过4年、其他建设项目有效期不超过3年的土地使用证书,项目竣工通过验收后,再颁发剩余年限的土地使用证书。三是提高园区土地利用强度。规定总投资低于5000万元的项目,不单独供地,全部入住标准厂房,纳税额省级以上园区不低于30万元/亩,其他园区不低于10万元/亩。四是完善考核体系和奖惩体系。建设项目用地批准后,当年度及下一年度土地征收率分别达不到60%和100%的,当年度及后三年度供地率分别达不到20%、40%、60%和80%的,实行通报批评、限期处置直至冻结停批新增建设用地。实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一票否决制,未通过验收的,限期整改并依据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征收违约金。(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