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商报》报道,北京中原市场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7月全国13个主要城市一扭前半年的土地市场颓势,获得土地出让金335.5亿元,环比上涨6%。7月,北京、天津、杭州、长春和苏州等城市的土地市场也收入颇丰,一改上半年全国土地市场的冷清局面。
北京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数据显示,7月北京共成交16宗土地,获得土地出让金共93.61亿元,创下今年以来单月土地收入新高,环比增长9倍,其中宅地6宗,出让金达75.17亿元,占比八成。杭州7月土地收入达12.5亿元,环比增长了670%。而即便是环比下降的上海,也有土地出让金51亿元。
但由于上半年土地市场的清淡,前7月,13个主要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合计为1946.3亿元,同比下调44%,在主要的13个城市中无一上涨,其中北京等7个城市下调幅度超过四成。
业内分析,土地市场的不景气源自于持续两年的楼市调控。但随着近两月以来住宅销量的持续回升,以及土地价格的小幅回落,开发商拿地热情再度被激发。
有迹象表明,龙头企业拿地节奏正在开始加快。中海、保利、绿城、龙湖分别在天津、济南、上海、大连等城市新增土地储备。统计数据显示,近两个月,万科、保利、恒大、龙湖、融创、绿地等房企拿地47块,总土地出让金125亿元。万科仅6月即花费21亿元新增权益土地储备71.7万平方米。
此外,一些民营房企在土地市场上的表现也令业内瞠目。
中原地产华北区域董事总经理李文杰分析,楼市调控令开发商出现分化,资金实力强的企业拿地积极性相对更高,但大部分开发商受去年楼市量价齐跌的拖累,因资金不足而拿地力不从心。
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市场回暖恢复了市场信心,同时,一些优质地块的入市也激发了房企热情。从部分地块不断走高的土地溢价率可见一斑。但总体来说,成交地价处于平稳,与前两年开发商非理性拿地不可同日而语。同时,随着宏观调控的持续施压,未来土地市场的走向还需进一步观察。(来源:地产中国网 名门地产通讯员 康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