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房价涨幅继续收窄:一线城市降温 二线城市发力

2016.08.20

一线城市降温 二线城市发力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了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环比涨幅继续收窄;同比方面,一线城市涨幅收窄,二、三线城市涨幅有所扩大。从数据特点看,一线城市降温逐渐退出房价上涨的前十位,二线城市持续发力。

7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51个,比上月减少4个;持平的城市有3个,比上月减少2个;下降的城市有16个,比上月增加6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4.6%,低于上月0.3个百分点,环比涨幅总体收窄。二手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2个,上涨的城市有51个,持平的城市有7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3.2%

从具体数据来看,新建商品住宅环比涨幅前十位的城市中,依次为厦门、合肥、南京、石家庄、无锡、天津、杭州、武汉、郑州、深圳。很明显,二线城市涨幅领先,一线城市只有深圳入围,且排名在第十位。二手住宅环比涨幅的前十位城市中,前七位均为二线城市,上海、深圳、北京三个一线城市分别位居第八位至第十位。同时,四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房住宅的环比涨幅均未超过2%,这在最近半年以来尚属首次。

同比上涨城市个数继续增加,下降城市个数继续减少,一线城市涨幅收窄,二、三线城市涨幅扩大。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有58个,比上月增加1个;持平的城市有1个,与上月相同,同比总体仍在上涨。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41.4%,最低为下降3.8%。二手住宅同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8个,上涨的城市有52个。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44.1%,最低为下降5.3%

分城看,一线城市由于去年同期基数相对较高,7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平均涨幅均进一步收窄;而绝大部分二、三线城市由于去年同期基数相对较低,同比涨幅仍在继续扩大。

新华社发文称持续调控不松劲

近期,安徽合肥、江苏南京陆续收紧个人房地产贷款,苏州在二线城市中率先重启限购。新华社发文指出,限购限贷政策的推出,有望为当地过于火爆的市场降降温。而持续抓好楼市调控,维护其平稳健康发展势头,是各地政府的重要责任。

房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地价上涨,而地价上涨的极端表现就是“地王”频出。上半年,全国50个主要城市共拍出219宗“地王”,主要集中在苏州、合肥、南京等地。“地王”现象频出背后的企业高杠杆拿地,又会增加资产泡沫风险。

地价房价过快上涨、居民“恐慌”抢购,很大程度上显现出地方预期管理的失效。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大量剩余资金进入楼市避险,造成了楼市的蓄水池效应,让楼市成了去杠杆的重点和难点。而地价房价过快上涨带来的投资性需求并非真实有效的住房需求,只是从开发商手里转到了投资者手里,这种“库存搬家”现象,并没有真正实现去库存。

新华社表示,中央一再强调要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近期又指出“要抑制资产泡沫”。按照这些要求,继续加强楼市调控,稳定社会群众对房价基本稳定的预期,是楼市健康发展的保证,也是地方政府的责任。严打虚假销售宣传,营造市场透明环境,扩大保障性安居工程等供给侧调控,都是可行选项。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