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2012年以来央行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距离2月24日今年第一次正式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近3个月。此次调整后,中国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将分别执行20%和16.5%的存款准备金率。业内人士分析,此次下调,对于股市和楼市都构成利好。
释放4000亿到5000亿元的流动性
目前,我国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超84万亿元人民币,市场估计,此举将释放4000亿到5000亿元的流动性。这也是自去年11月30日央行宣布近3年来首次“降准”之后,央行连续第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潘石屹称,对楼市是重大利好
郑州市一家房地产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苏先生表示,此次央行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对于楼市有正面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刚性需求而言,贷款会变得相对容易一些。因为一些人的手续已经办好,可是银行没有贷款的额度,就没办法购房。
苏先生认为,此举对于楼市成交量增加大有益处,但是,他不认为楼市会就此火爆,因为限购令等举措仍在制约着房地产市场。
对于央行的这次降准,多数开发商认为会对销售起一定推动作用。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其微博上表示,“对房地产投资是重大利好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各家银行相继传出取消八五折房贷优惠利率的消息,对市民买房热情造成一定的冲击。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看来,过多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不利于经济的转型提升,但这次降准,将会有1700亿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下调之后政策预调微调空间进一步打开
央行此次下调准备金率,被业内视为我国货币政策进一步微调的体现,调控空间进一步打开。
“央行货币政策仍处于‘稳健’区间,不过调整后20%的准备金率水平在历史上属于高位,不排除下一步继续微调的可能。”连平认为。
央行此前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指出,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下调等手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也有专家认为,4000亿元左右的释放量,虽然有助于缓解资金紧张压力,但对实体经济影响总体有限,下一步需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发力。
“当前企业经营环境不佳、贷款需求不足,这就需要在放松流动性的同时,还应采取结构性减税、非对称性减息等多种手段,呵护实体经济发展。”农业银行高级宏观分析师袁江指出。(来源:郑州晚报)